發布時間:2020-10-19 16:59:59 | 瀏覽次數: |
1.生鮮蔬菜冷鏈物流鏈分段現象嚴重 這是由我國目前生鮮蔬菜的冷鏈物流過程決定的,我國生鮮蔬菜冷鏈物流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生鮮蔬菜的采摘以及簡單的整理工作,參與的主體主要是農戶,他們對采摘的蔬菜進行分揀、清洗等簡單的初始冷鏈物流作業。第二階段是生鮮蔬菜的儲運階段,主要由販運商、加工企業等生鮮蔬菜物流中間商來完成,他們參與冷鏈物流運作的設備和技術含量較第一階段要高,包括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等冷鏈物流功能。第三階段是生鮮蔬菜的零售物流階段,這一階段主要由個體販銷商、集貿市場以及連鎖超市等零售終端完成。主要涉及配送以及包裝加工。而在生鮮蔬菜的三個物流階段中,產地和銷地批發市場將蔬菜物流鏈分割成兩個部分,批發市場成為了物流鏈的斷裂點,使得三個間斷各自孤立,信息傳遞不暢,物流費用較高。 2.生鮮蔬菜在冷鏈物流過程中損耗較大 由于我國生鮮蔬菜冷鏈物流發展還很落后,致使生鮮蔬菜在冷鏈物流過程中的損耗率達到25%~30%,而同樣在一些發達國家,他們生鮮蔬菜的物流損耗率基本控制在5%以下,像美國、日本等國家,他們更將生鮮蔬菜的物流損耗率控制在2%左右,可以看出,我國在控制損耗率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在生鮮蔬菜流通過程中,物流的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達到了60%以上,甚至更多,其中在物流成本中比例最大的是運輸費用。因此發展冷鏈物流、控制損耗、降低運輸費用是優化我國生鮮蔬菜物流鏈的關鍵因素。 3.生鮮蔬菜冷鏈物流鏈過長,冷鏈物流環節過多 歐美等國家生鮮蔬菜的生產具有規?;奶攸c,流通模式以直銷為主導,即從產地到配送中心、超市以及團體購買者得流通渠道。我國的生鮮蔬菜生產分散,流通中的主要渠道也是通過批發市場,但我國生鮮蔬菜冷鏈物流中的批發環節大都需要經歷兩個環節,即從產地批發到銷地批發,在冷鏈運輸發展不完善現狀下,使生鮮蔬菜的總的物流成本大大提高。 4我國生鮮蔬菜冷鏈物流主體組織化程度低 近幾年,我國蔬菜合作組織的數量在大幅提高,但是合作組織在生鮮蔬菜冷鏈物流中發揮的作用還不大,與蔬菜種植農戶的聯系度不高,制度化程度較弱。生鮮蔬菜冷鏈物流的中間商的組織化程度也較低,眾多批發商、蔬菜販銷戶基本都是個體經營戶,運輸商、配送中心的規模較小。同時我國生鮮蔬菜流通中商流與物流不分的顯現嚴重,第三方物流企業缺乏,生鮮蔬菜物流主體間的合作化程度、資源利用效率低。 5.我國生鮮蔬菜物流鏈技術水平落后,綜合物流服務能力弱 我國生鮮蔬菜物流鏈技術水平較低主要體現在冷鏈物流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方面。在國外許多國家生鮮蔬菜的冷鏈物流已經相當普遍,而我國生鮮蔬菜基本上都是常溫下進行運輸和保存,個別需要冷藏運輸的蔬菜品種,只是通過簡單的“置冰”處理。信息技術主要包括生鮮蔬菜安全質量信息和生鮮蔬菜供求信息。我國生鮮蔬菜產銷信息不對稱,農戶主要通過蔬菜批發市場或收購商那里獲得信息,而消費者對蔬菜質量安全的信息獲得難度更大,生鮮蔬菜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緩慢,其發揮的作用有限,很多生鮮蔬菜的配送企業還未建立面向客戶的生鮮蔬菜信息管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