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24 14:36:35 | 瀏覽次數: |
1.農村網民規模不斷增大中國目前行政村數量超過68萬個,農村人口超過9.4億,常住人口數量為7.5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5億,農村網民人數近2億。隨著我國信息化發展迅速,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網絡接入越來越便利,上網終端費用逐步下降,農村逐漸成為電子商務不可忽視的平臺。阿里研究院此前發布的《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報告(2014)》預測,到2016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將有望增長到4600億元,將成為網購市場的新增長點。 2.探索利用“綠水青山”賺取“金山銀山”的本地經濟發展模式2014年,我國農產品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農產品通過借力互聯網接入全球大市場,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時代到來。當前農產品受到國內工業化流通網絡現狀的制約,生鮮電商物流支撐技術體系必將成為發展的關鍵,創新構建全信息、全渠道、全產業鏈新模式可加快促進農業產業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與冷鏈物流產業融合發展前景看好。隨著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電商冷鏈物流將隨之一起進入高速發展期。電商冷鏈物流對農產品安全和品質控制技術也有著更高的要求,且需求迫切。 3.靠模式與冷鏈物流技術創新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突破當前我國縣域經濟GDP占全國約50%,人口占全國約70%,電子商務對于全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價值日益顯現:一是促進內需擴大,有效地彌補了三、四線城市和鄉鎮實體零售相對落后的不足;二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縣域制造業升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對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重要意義;三是促進新型農村化建設,電子商務大范圍支持農民返鄉創業和就近就業,推動農民在當地實現城鎮化;四是促進就業和創業,電子商務具有就業門檻不高、創業成本較低等特點,對就業、創業具有顯著的帶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