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15 13:41:55 | 瀏覽次數: |
我國農村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策略: 1.政府出臺政策,規劃農村果蔬冷鏈發展 果蔬類農產品時令性強、保質期短,這也就決定了及時對果蔬進行產地預冷作業,才能更好地保證品質。而進行預冷作業,冷藏設備,如冷庫等必不可少。但目前,大部分農村地區冷庫數量匱乏,分配不均等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村果蔬冷鏈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此問題,政府可進行統一規劃:一方面針對原有的冷庫,找出目前在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造升級,不斷優化;另一方面,在已進行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建設規模及數量、地域分布的需要,出臺相關鼓勵性政策,鼓勵、支持農戶自建冷庫等。 2.組織人員,定期進行農村果蔬冷鏈信息化培訓 針對農村信息化滯后問題,可以成立相關的農產品信息化組織,邀請果蔬農產品信息化方面專家或企業成功人士,定期下鄉對果蔬農戶進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訓,開展相關講座,講解果蔬農產品信息化發展的相關知識,介紹互聯網+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的新模式,為廣大農村地區的果蔬農戶開拓信息視野。同時,也可以根據需要,定期組織果蔬農戶代表或村干部等外出學習最新的農產品信息化知識,積極突破農村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瓶頸,尋找農村果蔬冷鏈物流發展新途徑。 3.成立相關組織,進行果蔬冷鏈物流知識普及 我國農村是果蔬生產的主要基地,但廣大果蔬農戶以及果蔬冷鏈物流的相關參與者對于果蔬冷鏈知識的了解卻相對匱乏,果蔬在儲存、運輸、銷售過程中的“斷鏈”現象依然明顯。根據此現象,可以發動冷鏈物流協會力量,成立各地方果蔬農產品冷鏈物流組織,定期對廣大果蔬農戶、批發商、經銷商、運輸承運者等果蔬冷鏈物流的參與者進行冷鏈物流知識的培訓與學習,普及冷鏈物流相關知識,提升冷鏈物流意識,逐步深入理解果蔬農產品保鮮、保質的深層含義,并在實際參與過程中運用冷鏈物流相關知識解決果蔬農產品在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發生的易腐易變質問題,提升產品新鮮度,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4.構建“互聯網+果蔬冷鏈物流”的網絡信息化平臺 跟隨電子商務發展,依托廣大農村果蔬生產基地,結合當地資源情況,構建“互聯網+果蔬冷鏈”的網絡信息化平臺。將眾多果蔬農戶信息納人平臺,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果蔬農產品的宣傳、再包裝以及推廣。同時,利用互聯網思維,把原本分散的果蔬農戶、批發商、經銷商等通過信息共享方式聚集在平臺,將原本小批量、分散在各地的果蔬資源進行匯聚,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也可以在平臺上構建類似天貓、京東等的果蔬農產品交易平臺,將線下資源與線上銷售相融合,實現果蔬產品更快、更直接的流通,打破傳統的果蔬冷鏈物流模式瓶頸。 |